第232章 这是波莱罗的和声_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七猫小说 > 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 第232章 这是波莱罗的和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2章 这是波莱罗的和声

  舞台上,乐府口中的双簧管声音响起,秦弦则是在此时起身,将手中的小提琴拉响。

  乐团内的声音共鸣。

  他们在进行演出前最后的校音。

  而陈秋也站在了后台。

  他看着边上屏幕上已经校音完成的乐团,以及重新陷入平静的音乐厅,稍微整理了一下他的衣服。

  在确保自己身上衣服平整的情况下后,陈秋对着不远处,正在小声交流的两位指挥微笑着点了点头,用着英语开口道。

  “那么,各位指挥,我就先上了。”

  “干巴爹(加油)!”

  桐朋音乐大学的指挥对着陈秋笑了笑,用力握拳道。

  “怀挺!(fighting)”

  延世大学的指挥也同样如此。

  就目前而言,他们三人之间并没有特别大的矛盾。

  之前在开会的时候,他们就被确认为各个国家排名第二的乐团。

  如果想要真正为国争光的话,可能还得要那些第一的乐团出来。

  大家都是第二,本来拿下全场最佳的希望就不是那么大,干嘛要彼此之间充斥着敌意?

  所以,与其满脑子对抗打架,打的你死我活,不如一起演奏出大家都喜欢的音乐出来。

  特别是在陈秋带领着的和声交响乐团,他们演奏的曲目有点不太适合对抗的时候。

  那么他们就更不需要敌视陈秋以及和声交响乐团了。

  看着那两位指挥友好的模样,陈秋似乎也猜到了他们的想法,不过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对着他们友好地笑了笑后,深深吸了一口气,迈步而出。

  哗!

  在陈秋出场的那一刻,舞台下的掌声轰鸣。

  很多并不认识陈秋的观众,看着陈秋,目光中都不由得带着一点好奇。

  陈秋,太年轻了。

  相比较其他的指挥而言,陈秋实在年轻的有些过分。

  但是……

  这份年轻却并没有让他走上台的气质变得毛躁。

  正相反,陈秋走上舞台的这一刻,你能非常清晰地从他的气质之中感觉到那股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你甚至还能感受到陈秋的那股自信,以及对于乐团的信赖。

  这种奇怪的反差感,让很多从各个地方来的观众,看着陈秋的眼光都有些不太对劲。

  他们真的很好奇,陈秋他究竟是做了什么,身上才能有这种大指挥的气质。

  这种气质,没有带过七八个乐团,指挥十几年,感觉应该不会出现吧?

  众人看着陈秋,目光中满是猜测。

  而中村白则是略微有些兴奋。

  从之前他就看出来陈秋的气质有些不太对劲。

  他总感觉陈秋好像并不是如同外表上看的那么无害。

  现在陈秋带着和声交响乐团的出场证明了他的想法。

  他不由得对着身边的黑羽雪激动道。

  “快看,这个指挥,感觉咋样?有没有那种帝皇(Emperor)登场的感觉?果然,和我想的没有多少区别,他就是这個乐团的帝皇,统帅着一切的帝皇!”

  “乐团的,帝皇吗?”

  黑羽雪看着陈秋,不由得露出好奇的神色。

  她倒是不怎么在乎陈秋的气场如何。

  她最好奇的只有一点。

  那就是陈秋有什么能力,能让自己喜欢的指挥天才中村白这么兴奋。

  毕竟中村白平常对什么都是那种无所谓的态度。

  他最关心的只有一点,那就是能不能早点回家喝上酒。

  黑羽雪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能让中村白抑制住喝酒的想法,专门过来听一场音乐会的。

  舞台下每个人的想法各异,可他们对于陈秋的好奇却是真实的。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音乐厅内陷入了宁静。

  他们都在等待着音乐的开始。

  而陈秋微笑着看向身边的秦弦,对着他笑着点了点头,随后看向艾鼓,将手掌向上抬起,略微蜷缩,只留食指以一个若有若无的状态,指向远处的艾鼓,对着他略微点头。

  两人的视线相互接触后,陈秋便将手腕翻转,以一个极为轻缓的状态,如同抚摸着水面波纹一般,缓缓轻点虚空。

  在这手腕略微的震颤之下,艾鼓深深吸了一口气,同样将自己的手腕进行放松,捏着自己手中的鼓槌,轻轻敲打着自己面前的小军鼓。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这是波莱罗最为经典的旋律。

  在这旋律之下,艾鼓将自己除了看陈秋之外的目光,全部死死锁住自己面前的小军鼓,全力控制着自己手中的小军鼓。

  让自己的小军鼓能够跟随陈秋的指引,演奏出陈秋所想要的节奏来。

  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节奏型的出现,却给予在场众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如细碎的蚊蝇声,在众人的耳边若有若无的浮现。

  你似乎可以轻松抓住音乐的每一个细节,可是仔细听的时候,却又好像无法抓住那四处飘散的鼓点。

  明明鼓声是那么的清澈!

  但这股清澈却如同水月镜花一般,一碰就碎。

  如此奇妙的感觉,让众人不由的一愣。

  他们很难相信自己面前所听到的是一个学生乐团打击乐手,所打出来的波莱罗。

  然而他们所没有注意到的。

  伴随着艾鼓鼓声响起的,还有那同样细不可闻的中提琴以及大提琴的伴奏。

  他们轻微地拨动着自己手中的琴弦。

  让音乐跟随着陈秋的指引以及艾鼓的节奏,一同漫步前进。

  并不仅仅只是艾鼓一人便能达到这样的节奏。

  除了艾鼓之外,吴明所代表出来的中提琴,以及徐书文所率领着的大提琴,他们也在同样给予帮助。

  就如同那镜花水月。

  如果说艾鼓是那花月。

  那么吴明徐书文等人,便是那片安静的,如同镜面一般的水域。

  掀不起任何的波澜。

  在这如此安静的节奏之下,陈秋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样的诠释方法,并不是他一个人想出来的。

  而是乐团里所有人一同想出来的。

  他们在跟着陈秋的演奏的时候,通过陈秋部分细节的放松,他们自己的想法相互进行堆叠后,便产生了这样的效果。

  这种效果的出现,让乐团和陈秋不由得为之一喜,很快便定下了这种方式为他们的固定演奏方法。

  在这样如深夜游船一般的安静感下,陈秋将他的视线看向远处的宋歌,手指轻微一点。

  宋歌立刻会意。

  在稍微等了一个音符,等到自己应该进入的地方后,他缓缓鼓动着自己腹部的气息上涌,将其吐入长笛之中。

  气息与金属管壁之间的碰撞,带来一股悠远的声响。

  悠远,明亮,安静。

  这是来自于宋歌的笛声。

  虽然他并不是长笛首席,但是他的笛声相比较长笛首席要更为适合这个的诠释。

  因此,陈秋便将他和长笛首席的位置暂时调换了过来。

  长笛首席演奏第二长笛部分,而宋歌,则是来演奏第一长笛,也就是他现在所演奏的部分,

  远处的中提琴以及大提琴依旧在缓缓拨奏。

  如此安静的声音让舞台下所有人的身心都平静了下来。

  他们看着现在正在他们面前演奏的乐团以及指挥,嘴角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

  很安静,很漂亮,很好听。

  这个是在场众人听到陈秋以及和声交响乐团HHSO后所得到的第一想法。

  暂且不去说远处准确敲打着节奏的小军鼓,就单纯只是讨论他们现在所听到的长笛。

  他们不得不承认一点。

  陈秋手下乐团的实力很强。

  这个长笛的声音真的太漂亮了。

  伴随着第二长笛的几声短奏后,长笛部分的旋律得到了终结。

  陈秋将他的视线看向远处的单簧管首席,给予了他一个简单的手势,对着他略微点头。

  单簧管首席同样会意。

  在第二长笛结束的那一刻,他便将音乐接上。

  在苏玥来乐团之前,乐团里一直都是他担任单簧管首席的。

  直到苏玥来了乐团后,他这才从单簧管首席降低到了普通成员的身份。

  现在在苏玥离开后,他重回单簧管首席的位置。

  经过了苏玥整整一年的压迫,他相比较之前的实力要进展许多。

  他也更有底气来诠释自己所想要诠释的表达了。

  他缓缓吹动着手中的乐器,将自己的气息完全释放而出。

  虽然对于乐团其他人可能并没有什么所谓。

  但是对于他而言……

  这其实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战斗。

  证明自己虽然比苏玥差,但是并不会拖乐团后腿。

  自己并不是乐团的那根短板!

  苏玥的存在,让乐团众人都以为乐团的单簧管实力强其实是应该的,单簧管实力不强才奇怪。

  乐团的单簧管就是应该要成为一台终极碾压机器,碾碎阻拦在他面前的万物。

  这样的感觉直到苏玥的离去,才勉强终止。

  因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能比得上苏玥的学生都没有几个。

  他们看着重回首席位置的单簧管首席,一时间都有一些幻灭。

  即便人家的实力也没有弱到那里去,可是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短板。

  如此赤裸裸的歧视让单簧管首席悲愤了许久,但也没有办法,他的实力就是比不上苏玥,这天赋的差距能怎么办吗?

  因此,他只能不停地练习,不停地练习。

  让自己成为苏玥最好的替代品。

  他如此情绪影响了他的音乐。

  这让他的音乐之中充斥着纠结,无奈,悲郁的负面情绪。

  可是如果仅仅只是负面情绪,他还没有办法被陈秋选中,重回首席位置。

  因为他底层逻辑之中有一股难以言喻积极向上的情绪。

  这种情绪的交融让音乐的层次感变得极为有趣。

  这才终于让陈秋决定让他来演奏乐团单簧管的部分。

  他用力地吹着自己手中的单簧管,将他自己心中的情绪给完全释放出来。

  在他的声音之后,宋歌立刻接过了他所遗留的位置,给予第二次回应。

  随后,便是大管,也就是低音管。

  他的视线与陈秋相互接触后,便在宋歌演奏结束后,接过了他的位置,吹响自己手中的音乐。

  声音从一开始长笛的女高音,变成单簧管的女低音,再到大管的男低音。

  声音的色彩产生了数次变化。

  如此复杂的变化并不仅仅只是乐器的变化。

  还有乐器与乐器之间的配合方式,它们也在同样产生着变化。

  远处的竖琴在此刻拨动琴弦。

  伴奏的部分从一开始的中提琴大提琴,变成了现在的三人。

  音乐之中的织体开始有了复杂化的苗头。

  但是,音乐的表达却格外的清晰。

  每一次的重复,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感觉,却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如此细节的变化,让舞台下的观众脸上不由得露出舒服的表情。

  他们很多人听不太懂音乐,只能听懂音乐演奏的舒服与否。

  现在陈秋带着的和声交响乐团,很明显让他们感觉到了舒适。

  即便他们完全不懂为什么陈秋带着的乐团能表现出来的音色这么漂亮,不停重复的音乐居然还能这么有趣。

  就单纯只是靠纯粹的听觉,他们不得不承认。

  陈秋以及和声交响乐团,能够在华国的学生乐团之中位列前二,还是有资本的。

  不愧是华国前二的乐团!

  实力果然强劲!

  然而,这些还仅仅只是一些普通观众他们在听着陈秋以及和声交响乐团波莱罗的想法。

  对于那些经常听古典音乐,对于古典音乐很了解。

  不,或者说……

  对于音乐非常了解的那群人。

  他们此时此刻就有些开始坐不住了。

  音乐的表达是需要有乐商的。

  什么叫做乐商?

  乐商其实就是有点像是情商,智商。

  是评判一个人对音乐理解的方式。

  乐商低的人,他所演奏出来的音乐就很明显不太好听。

  即便音符完全一样,可他演奏出来的效果就是不行。

  这个和基本功,和能力无关。

  只和乐商有关。

  音乐是需要变化的。

  即便一成不变的音乐,每一次的重复都是需要有变化的。

  比如说一个很简单的作品,ABA三段式。

  开头给个主题,然后演奏一个过度,最后重复一遍主题。

  这样的表现在很多的作品之中都有,这种也算是刚刚学习曲式分析的入门,分析音乐分成多少段。

  如果没有乐商的人,他们大概也就是正常AB演奏完,重复一遍A就结束了。

  稍微有点乐商的人,他们会在AB演奏完,给最后结尾的A一个稍微不同的感觉,这样也就算完了。

  而乐商比较高的人,他们则是会给予音乐一个整体的过度。

  A是主题,那么这个主题想要表达了什么。

  在B这个过渡部分,A的情绪会发生变化吗?

  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最后所重复的A,应当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仅仅只是重复的过程。

  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谁能将重复表现出来的不同更多一些,谁的音乐也会更有趣,更受观众喜欢一些。

  即便很多人听不懂,不知道演奏者在背后做了什么,就单纯只是讨论表现,这种变化多的重复,也会更让观众听的舒服。

  而现在,他们那群人所听到的东西便是这样。

  他们听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音乐。

  一个细节处理恐怖到爆棚的音乐。

  作为主奏部分的长笛,单簧管,低音管,他们的表现就显得非常有趣。

  第一第二长笛的这两位,他们各自出现了两次,给了两种不同的诠释。

  从一开始的悠远,到回应。

  每一次的呈现,都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

  这种感觉还并不是单纯依靠着乐器音色不同来表达的。

  他们是依靠音乐表达的变化来呈现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的方式。

  每个人的表达方式居然还不一样。

  就比如说开场的小军鼓。

  他是一直处于变化的过程中的。

  他在以一个你很难察觉到的速度,在加强,在加速。

  可能从开头到结尾的速度也就加了2-3点,很多人可能完全察觉不出来这样的变化。

  但是打击乐他确实是在不停变化的。

  而力度就更是如此。

  你根本察觉不到他力度的变化。

  可是当你恍惚回神的时候,你却突然感觉到一点……

  小军鼓的声音,好像变大了?

  打击乐的那位在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现音乐更为复杂的多样性。

  然而小军鼓的强势还仅仅只是开始。

  中提琴以及大提琴的拨奏才更恐怖。

  他们居然能配合每个乐器的表达,给予完全不同且完全适配的拨奏。

  就短短只是第一第二长笛,单簧管,低音管,以及小军鼓五个人,他们就呈现出五种有着细微区别的音乐。

  而最恐怖的一点,其实并不是乐团……

  在舞台下观众席之中的许多人,不由得将他们的视线看向正站在舞台上,手指略微颤抖,时不时提醒众人的陈秋,不由得缓缓咽了一口口水。

  最恐怖的,其实还是陈秋这位指挥。

  伱确定,这个是一个学生指挥能做到的?

  这个……

  就是华国“排名第二”的交响乐团吗?

  众人心中略微一沉。

  排名第二的都这样了,那么“排名第一”的央中音乐学院将会多强?

  众人完全不知道。

  他们看着面前的陈秋,以及和声交响乐团,不由得缓缓咀嚼着这个乐团的名字。

  海城音乐学院·和声交响乐团……

  听着耳边传来的乐团共鸣,看着陈秋对于乐团的指挥,想着乐团的名字。

  众人突然明白了这个乐团名字之中,和声的意义所在。

  将如此多充满个人性质的音乐表达全部聚拢在一起,融合成一个整体。

  和是融合的和,也是和谐的和。

  彼此之间强烈的个性并没有因为合作而碰撞,消散。

  正相反,他们在相互协调,帮助,奏出这独一无二,仅仅只属于这个乐团的和声。

  怪不得,这个乐团能叫做和声。

  他们这个开头的演奏,足以配上……

  【和声】之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m11.cc。七猫小说手机版:https://m.qm11.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